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品牌 > >> 内容页

在美术馆下围棋?看看艺术家和高科技布下的“迷局”

2023-06-02 20:42:07 来源:新民晚报

在美术馆与围棋大师聂卫平鏖战一场?当“围棋文化”“前沿科技”与“艺术”在美术馆中相遇,一种全新的跨界新“局”面随着三者的激烈碰撞应运而生。正在久事美术馆进行的“局”艺术VS围棋——中荷日2023年上海邀请展,邀请了来自中、荷、日三国的17位艺术家通过“极简主义”“观念艺术”“表现主义”三种艺术流派的40件(组)作品,与围棋、人工智能等话题进行视觉化互读。围棋大师聂卫平也来到展览开幕现场,与艺术家“过招”。


(资料图)

展览中的极简主义以荷兰国宝级艺术家鲍勃·博尼斯所展出的《红与蓝》系列作品为代表;观念艺术以中国艺术家马元为代表,展出作品《一切水》;日本艺术家土屋礼一所展出的《红云谱》描绘了清晨朝霞蒸腾而起到落日晚霞沉入黑暗这个过程中天空云彩的色变,对应了从白天到黑夜的时间之变,讲述了艺术家从表现到表现主义,又回到表现本源的愿望。

在展览的展陈设计中首次运用艺术中的色彩原理和透视学知识作为展览的动线,将举世瞩目的“阿尔法围棋”(Alpha Go)以数学算法对阵人类棋手的“世纪之战”所衍生出的思考为展览开篇,在亚克力板上复原了2016年3月Alpha Go与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进行围棋人机大战,以4比1的总比分获胜的棋局;2017年5月,在中国乌镇围棋峰会上,它又与排名世界第一的世界围棋冠军柯洁对战,以3比0的总比分获胜。围棋界公认阿尔法围棋的棋力已经超过人类职业围棋顶尖水平。艺术家们针对人机大战的讨论,成为展览的缘起。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中国文化、哲学、智慧的伟大结晶。围棋的世界只有黑白,没有等级。“艺术家在二维平面中的制衡变化,对应围棋对弈中黑白子走势带来的美感;博弈中决策时棋手的孤寂是对自我的修炼,而参展艺术家则用水来隐喻第三者的加入,隐喻‘世事无常’、对弈中的偶然性。”策展人屠宁宁介绍。

在转角处,马元的装置作品《子曰》邀请观众入座,共同对弈。棋盘置于水面之下,当观众执子欲将其放下,因为水的阻力,棋子未必能够如你所愿准确地落到相应的位置,如此的“偶然性”带来一场意料之外的棋局。

科技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展厅里有高科技团队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基础的艺术创作。来自中国限象工作室的作品即基于数据分析所得,作品《糸—对弈》以屏幕展现了经过大数据分析后蚕吐丝的路径。

展览虽然呈现了人工智能的故事,但最终希望表达的依旧是“人文精神”。“随着算法的出现,围棋不再那么有趣了。但高手过招的乐趣在于彼此心心相印的‘手谈’,我们希望强调的是传统文化与文化思维的回归,而不是被科技所左右的感觉。”屠宁宁说道。

展览为邓晓贤、陈海蓝发起的“遥远的相遇”项目系列展之一,持续展出至7月21日。(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关键词: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2022 亚太时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