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生活 > >> 内容页

2023行业报告 种子行业发展现状及竞争态势分析

2023-05-31 13:29:51 来源:互联网

种子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分析

种子是种植业的根本,与国家的粮食安全不可分割。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研究表明,未来国际粮食总产增长的20%依靠播种面积的增加,80%依赖于单产水平的提高,而单产增加的60%~80%又来源于良种的科技进步。


(相关资料图)

种子是种子植物的繁殖体系,对延续物种起着重要作用。种子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粮、油、棉外,一些药用(如杏仁)、调味(如胡椒)、饮料(如咖啡、可可)都来自种子。植物、大树、花草也是种子繁殖而来。许多种子能进行食用,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种子是种子植物特有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繁殖。种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纹理等随植物种类不同而异。种子常呈圆形、椭圆形、肾形、卵形、圆锥形、多角形等。

种子行业处于农业种植的最前端,被称为农业的“芯片”。其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种子的研发、培育及采摘;中游为各类种子产品;下游则为种植行业、畜牧业、林业等领域。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等,为种业提供了持续、全面、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还不是一个农业强国。“十四五”时期,我国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但生物育种依旧是农业生产的一个巨大短板。如今我国种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比航空发动机和芯片更弱,强化生物育种,捍卫种子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农业生产和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公开资料,作为世界第一农业大国,2021年我国农作物种子贸易额达到10.1亿美元,但是进口额高达6.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亿元),出口只有3.3亿美元,贸易逆差达到3.5亿美元。我国的农业生产每年都要支付高昂的进口成本。统计数据显示,虽然水稻、小麦这两项最为重要的主粮种子我国已经完全实现自给自足,玉米种子自给率达到95%左右,蔬菜种子自给率达到87%以上,但很多蔬菜种子尤其是一些高档蔬菜品种依旧主要依赖国外进口。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7年中国种子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数据显示,2020-2025年预计全球种业市场规模复合增速为2.6%。根据Kynetec统计数据,全球种业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435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46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预计202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增至52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目前我国种业行业集中度较分散,与海外种业龙头还存在规模差距。2021年我国种业市场规模达1180亿元,体量庞大,排名全球第二。但行业集中度较低,前五大公司市占率仅11%。我国巨大的种子需求,与落后的育种格局之间的矛盾亟须改善。

目前,国家将“种子保卫战”提上行动日程,已经对我国的生物育种开始战略性布局。2021年1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改《种子法》的决定,全面强化了品种权的保护力度,我国正式迈进种子市场化阶段。2022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对种业进行了全面部署,包括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加快推进育种创新等。

我国种子市场品类结构来看,玉米、水稻、小麦占据主要地位。2020年,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大豆种子市值占比分别为22.9%、18.1%、13.3%、11.8%、3.5%,合计约 69.6%。2021年,我国农作物商品种子使用量达到955万吨,保持连续增长的态势,其中小麦、水稻、玉米是最主要的商品种子单一需求来源。

目前,我国种子行业下游主要应用领域为粮食种植,而三大主粮占据种子市场半壁江山。我国农作物中玉米、水稻和小麦三大主粮的种植面积较大,2021年我国玉米、水稻和小麦的播种面积分别为43324.1、29921.2和23568.4千公顷。

我国植物科学领域研究水平与国外相差不太大。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科学家学成回国,我国的农业育种人才越来越多,在国际上也有了较大、较强的影响力。我国种业科技创新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需要当代的青年们加强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带动我国的农业育种产业发展。只要抓住了这个发展机遇,我国的农业育种技术就有机会迎头赶上国外育种技术的先进水平,把种子的未来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

种子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近年来,我国种业企业发展较快,已经拥有两家全球前10强的农作物种业企业,但是多数企业存在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从种企数量看,我国持证种企约6400家,其中约82%为销售企业,同质化严重、行业集中度低;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种业产业链研发、生产、推广和销售实施主体不同,条块分割的格局难以促进产业链良性循环;从育种水平看,水稻、小麦两大口粮及一些特有品种在育种技术上有优势,但商业育种能力弱,缺少核心品种。现代种业是科技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联结科技和资本、打通研发和市场,最佳的组织形式就是企业。做大做强种业,必须做优做强一批具备集成创新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种业龙头企业。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7年中国种子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关键词: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2022 亚太时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