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生活 > >> 内容页

肃府本《淳化阁帖》: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大型书艺法|字见中国

2023-06-28 20:36:33 来源:封面新闻

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

封面新闻记者 罗海韵

中国的书法艺术,经过了秦篆、汉隶的坚实发轫,至宋代进入空前的兴盛期。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成熟期,反映在文化领域的宏观特色便是汇集和总结,与文化整体繁荣的昌隆气象相应,书法艺术也达到高峰。书家各领风骚,书法园囿中名家竞出,堪称万紫千红,满园芳菲,而书法史上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帖学”,也大盛于宋。宋代是我国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精巧的雕刻技艺和高明的拓印书法,为帖学提供了优越的物质和技术条件。


(资料图)

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上,有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值得特书一笔,那就是来自甘肃省博物馆的肃府本《淳化阁帖》。淳化阁帖是北宋王朝编印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大型书艺法帖,集宋代以前书法精品之大成。所谓帖学,是说将名家名作精工勾摹,刻于木、石之上,刷墨而拓印之,拓纸装订成册,后名之为“帖”。帖学的勃兴是书法艺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现象,是书法艺术已经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确定其光辉地位的标志。那么,这件文物对我们研究书法的发展和起源,有哪些重要意义,又如何影响了中国书法的进程?6月28日,甘肃省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刘光煜接受封面新闻采访,分享这件镇馆之宝背后的故事。

我国首部大型书艺法帖

保留了二王的艺术风格

肃府本《淳化阁帖》

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赵光义命翰林侍书王著,把宫廷收藏的书法珍品编为十卷,前五卷包括历代帝王、名臣及百家的各体书作,后五卷专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草书。编成后,用枣木版摹刻成帖,版成后藏于禁中之淳化阁,故名之为“淳化秘阁法帖”,简称淳化阁帖。

刘光煜介绍:“宋太宗赵光义是极为‘留意翰墨’的君主,我们说的大盛于宋代的‘帖学’,就是由赵光义首开风气之先。他不仅广泛罗制历代名家墨迹,而且加以推广传布。总体来说,《淳化阁帖》是众体皆备,名家尽聚,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也对中国历代书法的源流起到非常好的保护作用。”

王羲之书法真迹无存,《淳化阁帖》对于研究其书法艺术有何帮助?刘光煜认为,《淳化阁帖》起到保护书法作品真迹和延续文脉的重要作用。“《淳化阁帖》用将近一半篇幅选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作品,羲之墨迹入选161帖,足以见得当时尚王、宗王风气非常兴盛。对于保存二王的艺术风格而言,它起到非常好的作用。立足今天来看,宋代以前诸家真迹极少,如果没有《淳化阁帖》在内的古帖传世,我们怎么能一睹当时的笔风意态?”在这之后,人们在此帖基础上再加演变,或仿或选,或增或删,新刻层出不穷。但千变源于一宗,《淳化阁帖》实为诸帖之祖。虽然后世有书法家认为,习者拘于帖式,墨守成规而拘束了个性才智,但帖学对于汇集、保存古人墨迹,为习字者提供佳法典范,指明路径,从而推动书法艺术的社会化,还是成就昭然、功不可没。

历经波折终成稀世珍宝

由甘肃博物馆保存至今

《淳化阁帖》木版刻成后,只拓印了不多的帖本以赐皇戚近臣,不久就即毁于火。那些初印即成绝版的帖本遂身价大增,重金难觅。人们据之再行摹刻,辗转仿作,没过多少时间,便出现鱼龙混杂、真伪难辨的局面。到了元代,《淳化阁帖》真本已成罕见的稀世珍宝。

“明王朝的朱元璋,深知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性,对皇室子弟的教育也颇为重视。朱元璋的第十四子朱瑛被封为肃庄王时,他就将一部宋初拓印本《淳化阁帖》送给朱瑛,朱瑛的领地在西北,肃王府设在兰州城,所以该帖又被称为‘兰州本’。肃王府视该帖为传代之宝,深藏内府,秘不示人,直到万历年间肃宪王朱绅尧时,情况才发生改变。”刘光煜介绍,朱元璋御赐朱瑛的阁帖,正是宋代翻刻版本的佼佼者。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金石摹刻名手温如玉、张应召主持其事,用双钩技法将此帖重摹于陕西富平所产铜磬石上,历时七年,刻成帖石144块,大多是两面刻文。“这套淳化帖刻石的依据是宫廷所藏宋拓真本,主事者又是深精此道的专家,并且采用了能使刀路保持齐平规整的石材,所以字态神,格调高逸,深为书家称誉。”刘光煜介绍,据甘肃省博物馆研究书法的老专家秦明智、徐祖蕃两位先生考证,肃府藏本的前八卷,的确是当年北宋宫廷刻版原拓,但卷九临摹南宋别本,卷十临摹南宋淳熙年间刻的“修内司帖”。在明朝翻刻的阁帖中,肃府帖的祖本虽然掺杂不一,仍不失为流传有绪的较好版本。肃府刻石后来屡遭破坏,明清之际尤多佚失缺损,直到顺治年间才重新补齐。延至清末,几经战乱后,帖石已非全璧。此后得到教育家赵元贞先生的长期保护,有幸再未缺失。

1966年,存石142块移交甘肃省博物馆珍藏,已被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专家组确认为国宝级文物。肃府本《淳化阁帖》是甘肃省博物馆16件镇馆之宝之一,平常很少外展,对于成都观众来说非常不容易看到。

中国书法艺术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它呈现的是一种线条美,使用了一种再简单不过的载体——线条。在优秀书法家笔下,线条的浓淡、粗线、长短、续断、圆折、强弱、急缓等等,都成为无声的语言,诉说着书法家想要说的一切,牵动着观赏者的心灵,引领观赏者进入超现实的奇妙境界。

对于此次国宝出门,刘光煜说,“即便是在甘肃省博物馆的展厅里,我们也只展出两块《淳化阁帖》,外出展览机会难得。如果此次展品在‘汉字中国’特展上受到观众喜爱,我们也会考虑,让更多馆藏的国宝文物外出参展。”

关键词: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2022 亚太时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